自“百日提升督帮”行动开展以来,宝塔区紧扣“守底线、抓发展、促振兴”主线,聚焦“百日提升督帮”行动十大重点任务,制定《百日提升督帮行动方案》和《责任清单》,坚持问题导向,创新推行“三下五除二” (三下决心、五化举措、两线管控)工作提升新模式,掀起了“百日提升督帮”行动新攻势。
“三下决心”
一是下心。全区各级各部门党员领导干部下定决心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,思想积极上进,作风脚踏实地。在部署安排上精心科学,在排查操作上全面深入,在整改补短上注重实效,倾心用力画好“作战图”,用好“施工图”,晒好“效果图”。各级各部门帮扶联系人第一时间深入田间地头,及时掌握群众的“急难愁盼”,感应群众的“喜怒哀乐”,面对产业发展瓶颈、群众增收困难等问题结症,主动协调沟通帮助解决,用活用足政策,用心用情宣传,全区群众的满意度有了很大提高。二是下力。按照“百日提升”行动总体要求,全区上下结合工作中存在的基础薄弱、稳定发展难度大、组织覆盖力和群众凝聚力不强等短板,下力气抓党建谋发展,建立了20个抓经济、谋产业、搞经营的基层党组织示范村,支部书记率先垂范,带领群众盘活用好村集体资源资产,转变经营方式,发展多种形式股份合作制,彻底解决村集体经济发展先天不足的问题。各级帮扶联系人和四支队伍站在群众的立场想问题、办事情、定决策,下功夫解决工作中形式、不实、浮夸的不良作风,一村一村遍访,一户一户询问,白天跑外延,晚上走家户,不畏辛劳,增强公信力。同时,在乡村综合治理上下苦力,健全乡村治理机制,完善乡村治理格局,提升乡村治理实效,一点一滴稳步推进,一时一刻亲系为民,推动全区农业全面升级、农村全面进步、农民全面发展,力显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凝聚力。三是下茬。以“作风建设专项整治”主题活动为契机,围绕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、乡村建设、项目资金管理、社会综合治理等当前重点工作,认真梳理排查,敢于揭短亮丑。通过电话随访、常态巡查、深入村户等形式,结合农户信息采集录入工作,打造一支以各行政村驻村工作队、村两委、帮扶联系干部、信息员、网格员等全员参与的队伍,制定一张提升质量硬清单,做好做实三级业务培训,实行对标补短周进度统计、半月通报制度,下硬茬深入推动。
“五化举措”
一是清单化排查,补短强弱促提升。按照“百日提升督帮”行动方案具体要求,对照后评估考核、绩效评价等,制定排查清单,明确行业部门、乡镇街道承担的任务。巩固衔接领导小组牵头抓总,统筹协调,派出督导检查组督促落实,镇村两级全面查遗补缺,一个一个部门对,一项一项任务查,针对排查出的弱项短板,建立问题台账,限时整改到位。行业部门结合行业工作任务,制定提升方案,垂直管理指导,保障提升行动取得成效。二是常态化督帮,互动交融抓难点。从“督”上确立方向,区上成立三个督导组,对标年度重点工作和政策要求,督促区级行业部门和乡镇街道责任、政策、工作落实,发现问题,传达压力。区级行业部门和乡镇街道也从本行业本领域出发,对标具体工作分任务进行单线督导,彰显督查考核为民服务的担当作为。从“帮”上突出有为,聚焦督查发现问题,督导组、行业部门和乡镇街道三方重点关注问题解决和消除,帮助基层补齐工作短板弱项,提升工作质量。通过“督帮一体,互动交融”,确保群众满意度的进一步提高。三是优等化监测,上下发力保底线。全面推行“四化机制”,重点排查和督导帮扶脱贫户、监测户和特殊类型困难户,实现农村人口监测全民化;建立监测标准调整机制、申报机制、分析研判机制、风险消除机制,至下而上,程序不漏,环节不少,精准到位,实现监测程序精准化;按照行业部门职责分工,充分发挥四支队伍力量,对因人因户、分类制定的帮扶措施落实兑现情况进行集中排查,建立排查未落实帮扶措施明细清单,明确解决办法、责任分工、完成时限、达到效果,逐户研究分析解决,实行挂号督办,销号管理,实现监测帮扶措施落实清单化。四是标准化推进,乡村建设起好头。坚持规划统领先行,完成全区乡村建设十三年中长期规划、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五年衔接规划,将全区320个村规划为58个城镇村、105个中心村、101个基层村和56个搬迁村进行分类逐步建设,打造“一镇一策”“一村一品”镇村体系。聚焦特色产业发展、基础设施完善、机制体制健全,为乡村建设铺就发展道路。同时,以乡村人才融合、文化融合、生态融合、治理融合组织融合“五大融合”为着力点,全面落实“四沿三建”工作要求,乡村建设开局良好。五是程序化管理,资产确权有成效。全区立足项目资产确权实际,全面完善确权管理流程,探索出“一纵四横联动”管理机制,“一纵”即:根据项目产权主体,分区乡村三类确认产权。“四横”即:由乡村振兴部门牵头,农业经济管理中心、审计、纪检监察参与联动,横向监督指导。最大限度挖掘其经济效益,确保扶贫资产项目规范运行。
“两线管控”
一是风险底线管控。严格执行动态监测帮扶周统计、月通报、季调度制度,全程把握监测户退出程序环节,守住三类户消除不精准的风险底线。以百日提升和督帮行动为抓手,加大问题整改力度,发现问题立行立改,守住各级反馈排查问题整改不到位风险底线。通过扶贫项目资产确权“回头看”,守住专项资产闲置、流失、被侵占、效益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风险底线。二是违规违纪红线管控。完善驻村工作队自我管理、乡镇街道属地管理、选派单位跟踪管理、社区村委直接管理联动工作机制,严格执行考勤纪律,常态化督查、暗访,守住履职不到位、违反工作纪律的红线。健全项目资金分配决策议事机制,强化资金项目重点监督与督查,做好项目实施进度、质量、绩效等方面的督办、问效、查处、追究责任等工作,守住项目资金管理违规红线。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,加大衔接资金项目管理审计检查,守住项目资金管理使用中套取、冒领、挪用等违规违纪的红线。